近日國務院召開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著力保市場主體以保就業保民生,保護中國經濟韌性,努力確保二季度經濟實現合理增長和失業率盡快下降,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會議為何重點提及“保市場主體保就業保民生”,財政政策、金融政策具體會如何落地?記者采訪了專家進行解讀。
保市場主體是重點
“召開穩住經濟大盤會議,出臺有力度的舉措,有助于穩定各方信心!鼻迦A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董煜說,保市場主體、保就業、保民生是互相關聯的遞進關系。只有保住市場主體,就才能夠真正穩住就業,保市場主體、保就業最終目的是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
董煜說,在穩住經濟大盤會議召開前,國務院已經出臺了六方面33條舉措,在此基礎上召開此次會議,是進一步要求各地統一思想,力往一處使,以穩住經濟大盤!爱斍白詈诵牡恼呤恰矫33條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當務之急的是把這些已經出臺的政策盡快落實到位!本唧w來看,財政政策發力點可能著重在留抵退稅,吸納就業補助、加強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金融政策的重點是加強穿透性,更多地給予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個人消費貸款支持。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說,穩經濟政策進一步強調穩住市場主體的重要性,也就是讓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保障企業經營,從而穩定就業崗位和穩定經濟!胺經濟政策中,一部分政策在2020年我國曾使用過,并獲得良好效果的政策,比如發行專項債。同時,穩經濟政策也有很多創新點,比如通過金融手段來降低老百姓的利息開支,幫助小微企業和個人延遲還本付息,降低個人和小微企業的信用風險!
金融向實體經濟合理讓利
董煜說,下階段金融政策要增加對實體經濟的融資,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蚵愿叩乃,要加大對不同領域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加大對交通、能源、水利等領域的建設支持力度。個人貸款方面,要加強對個體工商戶貸款、貨車車貸、暫時遇困個人房貸消費貸的支持?偟膩碚f,金融要向實體經濟合理讓利。
盤和林說,本輪穩經濟政策依然不會搞大水漫灌的拉動方式,而是繼續通過精準刺激、調控的模式,推動經濟穩步健康發展,讓經濟發展速度回到合理區間。
中國銀行深圳市分行大灣區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曾圣鈞說,穩住經濟大盤,金融業亟需更積極作為。在支持穩經濟工作措施方面,要加快推動已經確定的各項政策措施精準落地,支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適度超前推進,重點支持綠色低碳、新型基建和高科技制造業等領域。優化金融服務,支持釋放消費和投資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支持資本市場平穩運行,執行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及時優化房地產信貸政策,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在對小微企業紓困方面,曾圣鈞建議,一是積極支持受困企業抵御疫情影響,不盲目限貸、抽貸、斷貸,聚焦重點區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快對接新的有效信貸需求。對中小企業授信,金融機構能延盡延快延,應貸盡貸快貸,以解企業“燃眉之急”。二是進一步“讓利”實體企業,金融機構要直接降低貸款利率、主動承擔部分抵押登記費、減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開戶手續費、賬戶服務費等。三是完善征信平臺有關的金融、政務、公用事業、商務等不同領域涉企信用信息的對接機制,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提高融資效率。四是引導金融“活水”解決市場主體流動性問題,確保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額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增信作用、加大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力度、推動建立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等相關政策的落地。五是幫助中小企業更好應對風險,金融機構要把握人民幣外匯期權等政策出臺的機會,為企業提供更加豐富、低成本、有效的匯率避險服務,降低匯率波動的影響。六是進一步加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針對性降低短期險費率,優化理賠條件,加大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的支持力度。同時,鼓勵保險機構針對中小微企業的風險特征和保險需求,豐富保險產品供給。
強化地方主體責任
會議指出,地方肩負著促一方發展、造福一方的重任,要守土盡責抓落實。不斷解決兩難多難問題,是對各級政府行政能力的考驗。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完成經濟社會發展任務,全面把握,防止單打一、一刀切。國務院26日將向12個省派出督查組,對政策落實和配套開展專項督查。
董煜說,國務院督導的主要目的,是督導已經出臺的這些重大經濟扶持政策盡快落實到位。例如,退稅要盡快退到企業手里。另一方面,可能也要求落實一些投資方面的任務,啟動一些基建投資等等。
“越是在困難的情況下,越是要把穩預期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地方政府要在營商環境的建設方面做一些事情,讓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商戶都感受到政府的關懷和溫暖!倍险f。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指出,長三角復工復產中的一些創新舉措值得借鑒。如,為疏通協調汽車產業上下游,工信部牽頭成立了“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協調平臺”,該平臺發揮了重要作用,建議常態化運營該平臺。此外,地方復工復產專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認為,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地方復工復產專班應該成為“標配”。
|